原創質感面料選邦巨
咨詢即獲免費設計開發方案
18927502276
18927502276
ben.xiong@youranfp.cn

- 聯系邦巨 -
廣州邦巨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020-84295856
咨詢郵箱:ben.xiong@youranfp.cn
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捷順路9號1棟1411號
京東,美團,唯品會被罰,阿里反壟斷調查后的“蝴蝶效應”
12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再度出手,針對“雙十一”前后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網購先提價后打折、虛假促銷、誘導交易等問題,調查后對京東、天貓、唯品會分別罰款50萬元。
罰款金額雖然不大,但監管機構對規范電商經營的表態意義重大,迎合了當下互聯網反壟斷的積極步伐,向社會釋放了營造公平競爭的強烈信號。這事結合最近一系列動向,就不難理解了。
12月28日,美團因取消支付寶渠道,遭遇反壟斷訴訟,已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立案審理;而風口浪尖上的阿里更是監管的焦點,股價今年峰值時已大跌30%,即便業務沒有硬傷,在資本市場也需要表達信心,就此拿出100億美金的股票回購計劃。
阿里、美團等巨頭面臨反壟斷監管,必然要經歷陣痛,震蕩調整之后重新爬坡,而監管機構盯上的不只是電商平臺。
互聯網巨頭亟需重新審視自身的擴張,甚至對于待上市的快手、滴滴還有字節跳動,或將面臨更嚴苛的合規化監管。在行政監管下達前,或許借鑒意義中的自查、自改機制形成“自循環”。
阿里反壟斷的“蝴蝶效應”
無法回避本次國內反壟斷潮的“導火索”,可能是兩個月前,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激進的“銀行當鋪思想論”,以及螞蟻上市引發社會造富熱潮。
直接后果是:螞蟻集團距上市不到48小時,被監管機構按下“暫停鍵”,成為互聯網反壟斷的標志性事件。
隨后,針對互聯網領域的新規草案出臺,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首次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閱文、豐巢三起收購案判處50萬元罰款。
僅隔10天,市場監管總局與央行又先后調查阿里、約談螞蟻,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提出“回歸支付本源、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依法持牌經營,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等5項整改要求。
12月26日,螞蟻表態“盡快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其表述中,主要透露出三個重點:螞蟻遵從金融監管,合規經營金融業務;服務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不與商家爭利;用技術手段配合傳統金融體系,推動內需增長。
隨著市場環境和政策傾向的變化,鼓勵創新同時節制無序競爭,互聯網巨頭直面監管、擁抱監管,并不足為奇。
《經濟學人》數據顯示,自2010年至今,十年里,科技板塊占國內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例,已從6.8%上升至23.8%。市值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是互聯網公司,而且它們對資源、信息的掌控力和攫取速度,遠超傳統巨頭數倍。
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它們的活躍用戶數以億計,幾乎觸及每個人的生活和錢包。當其拿到多個金融牌照后,通過消費渠道和支付平臺,就能快速獲得真實的客戶數據,連接或控制上萬億的流動信貸資產。
數字經濟時代,如果不加以控制,資本巨頭將裹挾一切市場要素,導致自由市場競爭機制失靈。所以,市場監管的目標,已不限于傳統投資并購層面的不正當競爭,還包括數據和渠道層面的壟斷傾向及行為。
互聯網平臺搶奪“市場支配權”
近年來,平臺電商模式頗受資本寵幸。可能前期需要大量投資建立平臺,并吸引足夠數量的供應商和用戶,一旦它們起飛,就會迅速以較低的邊際成本擴大規模。
在實現盈利之前,平臺會利用“燒錢補貼”、免傭金/服務費、低價傾銷商品等方式,增加用戶規模,搶占早期國內市場的支配地位,通過強勢手段壓低供應商成本,或抬高準入門檻。
淘寶借免租金打敗易趣,滴滴靠補貼戰勝Uber,美團“燒錢”搶占超六成的外賣市場,拼多多低價砍單讓用戶數“趕淘超京”,抖音用算法收割用戶日均120分鐘時長......
當賽道上僅剩一兩家公司,幸存者就用互聯網將“規模效應”放大,以保持用戶參與度,提高廣告銷量和傭金抽成。
彼時,掌握行業標準及競爭規則制定權的巨頭,不僅可以把過去燒的錢全賺回來,還能利用規模或數據壁壘,維持渠道上的優勢,甚至通過強控制型的收購等方式,扼殺潛在競爭對手。
BAT時代,阿里就已卡位電商、金融、快遞等賽道
隨著AI智能、云數據和物聯網的發展,未來阿里、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有機會從汽車到電梯間的N個傳感器上,以指數級的速度生成個人數據。
盡管國內部分用戶可能支持用個人數據換取免費服務,但這不意味著電商、信貸等平臺,可以肆無忌憚地收集消費者信息,并推送廣告或誘導貸款。
比如黑色產業、P2P公司就對用戶數據虎視眈眈,卻沒有為交易增加多少價值,而只是無底線地將資金從供應商轉移到買方,直接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由于平臺型商業模式下,創業公司的最大問題除了籌措資金,關鍵是獲取數據。如果任由數據和渠道被互聯網巨頭壟斷,將助長資本無序擴張,抑制創新,最終損害商家和消費者利益。
從支付寶、微信支付大戰,到快遞價格戰、美團/滴滴漲價漲傭,再到電商平臺“二選一”,強迫商家站隊,以及社區團購惡性競爭,在巨頭壟斷的數據王國里,中小商家和個人的議價能力非常弱,面對流量生態僅剩無力感。
有商家透露,2019年格蘭仕因為與拼多多合作,天貓店鋪在活動期間被限流。央行約談螞蟻后也提到,目前螞蟻存在違規監管套利、打壓競爭對手的行為。
多年來,國內反壟斷法并沒有豁免阿里、美團等互聯網企業,但后者也從來沒有成為反壟斷案件的監管對象,或者沒擺在明面上批評。
反壟斷或倒逼巨頭內部機制變化
如今,國家希望互聯網行業改變過去的擴張路線,尤其在疫情之后,已明確提出“希望互聯網搭臺,實體經濟唱戲”,讓利于商家、供應鏈上下游。互聯網巨頭不能只顧自身利潤增長,侵蝕線下實體、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反托拉斯、反壟斷是國際慣例,目的是控制少數巨頭無限制增長,維護公平競爭和金融市場秩序。蘋果、微軟、谷歌、Facebook等公司都經歷過反壟斷調查和訴訟,甚至被巨額罰款。
印度對金融寡頭正在采取類似的做法,個人和公司的財務數據,經過所有者允許,聚合到“特定賬戶”移交給金融機構,避免平臺壟斷行業,無限制放貸。
現在國內監管機構,開始對互聯網行業開展反壟斷調查,也不是要誰倒下,而是為規范行業秩序。針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監管,將成為一種新常態。
最近微博、知乎上的網友常提“沒有大而不能倒的公司、拆分巨頭”的論調,但是這樣的解決辦法,過于簡單化了。
一方面,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的業務基礎依然堅挺,具有交易、社交的商業及社會價值。兩家的生態系統涉及諸多服務商,行業跨度、影響力較大,經得起折騰。
另一方面,僅靠縮減大型科技公司的規模無濟于事,也不能依靠公司去反對公司。無論哪種方案,都必須提供更均等、滿足多數群體的數據訪問權,這樣才可能創造新的競爭機會。
例如,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和美國《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兩部法規,都增強了個人對自己數據的掌控權。此前Facebook表示,將向那些允許APP開通錄音權限的用戶付費。
約談螞蟻后,浙江市場監管負責人也談到,市場監管機構需要厘清壟斷邊界,優化事前合規、事中審查、事后執法的全鏈條監管,規范平臺數據收集使用管理行為。
按照整改要求,螞蟻需要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圍繞支付場景開展業務,資產信貸、保險理財及證券交易等活動,必須納入監管范疇,這意味著占螞蟻39%的微貸收入,可能放緩增長速度,金融交易屬性被弱化。
螞蟻還要依法持牌、合規經營個人征信業務,提升交易透明度,保護個人數據隱私,這對芝麻信用體系的開放度,及其創新業務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監管常態化,阿里淘系電商、盒馬等平臺,對商家和消費者會更友好。長尾商家的議價能力增強,線上線下價差將變小,電商“二選一”限制放寬后,商家可能實現跨平臺賣貨,更注重服務質量、配送效率,而非低價營銷。
此外,阿里等平臺型企業在決策時,需要從控制內部資源轉向協調外部資源,從建立競爭性障礙到參與充滿活力的社區,從分級控制到協作和說服,使商家賺取可觀的利潤,激勵消費者種草留存的同時,保持平臺價值應有的公平份額。
以“淘寶小二”反腐為例,阿里專門設立廉政部進行自查,針對”小二“刷信譽、刪差評、以權謀私等行為,曝光后由司法程序介入,對店鋪永久關停。這種合作監督機制,既促進生態伙伴的良性互動,也有效規避行政監管風險。
未來,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都要學習如何在監管注視下運作公司,修補生態繁榮的BUG。這不僅是為了遵守法律,也是為了獲得社會的長期認可,推動自身持續增長。
原創質感面料選邦巨
咨詢即獲免費設計開發方案
18927502276
18927502276
ben.xiong@youranf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