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質感面料選邦巨
咨詢即獲免費設計開發方案
18927502276
18927502276
ben.xiong@youranfp.cn

- 聯系邦巨 -
廣州邦巨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咨詢熱線:020-84295856
咨詢郵箱:ben.xiong@youranfp.cn
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捷順路9號1棟1411號
“可持續” 在時尚界的興起
至少從企業用語角度來看,“可持續”仍是時下的熱議話題。Vogue Business對十位時尚行業巨頭發布的財務文件分析后發現,高端時裝和香水公司在其2018年度報告中至少每4頁就會出現一次“可持續”或“可持續性”詞語,這是十二年前(每25頁出現一次)的6倍。
“可持續”作為公司術語的興起
該詞匯在時裝和香水公司年報中
每100頁出現的次數
2014年是“可持續”一詞興起的標志時間點,當時這一詞匯在每100頁的公司報告中被提及的次數達到13次。當年,開云集團更是在39頁的年報中使用了50次“可持續”的相關表述,其報告中值得關注的是鱷魚保護和可持續使用計劃,以及與倫敦時裝學院達成合作以鼓勵年輕設計師在該領域不斷探索。
相比“可持續”一詞,“環境”和“環境性”兩個詞匯不僅使用歷史更為悠久且曾經在書面文件中使用頻率更高。2008年,它們的使用頻率和現在“可持續性”相關詞匯的使用頻率相當。“環境意識”一詞在2015年的企業公開演講中提及率達到頂峰,當時每5頁年報中就有2頁出現。
時尚品牌們一直以來不太愿意談論“可持續”,對此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Sebastian Boger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擔心刻意提及會被指控為“漂綠”(greenwashing,即企業或組織以某些行動宣示要保護環境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進行虛假的環保宣傳)。
但如今可持續時尚不再是小眾議題,隨著大量的媒體報道以及公眾對環保行動的關注,時尚品牌們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根據尼爾森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愿意為了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改變消費習慣。
盡管這些環保詞匯仍被提及,但增速正在放緩,這也印證人們對時尚行業在可持續領域是否能真正付諸行動的擔憂。根據最新發布的《時尚產業脈搏》報告,過去一年中時尚公司在采用一些可持續發展建議的速率比上一年放緩了三分之一。
報告作者之一的Sebastian Boger指出:“大多數領先的公司在幾年前就為可持續做出了技術上可行并在財務上合理的調整。”這些調整往往是花費成本較低的,例如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用水量和合理處理化學藥品等。然而,對于那些可能傷及時尚企業財務利潤的調整和改革,目前鮮少有公司愿意采用。
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也加入到了可持續時尚運動的隊伍中。山東如意集團在今年8月與Chanel(香奈兒)、Hermès(愛馬仕)、adidas(阿迪達斯)等32家國際知名時尚公司共同簽署了由法國總統馬克龍牽頭的《時尚業環境保護協議書》,如意也是該協議名單中唯一一家中國公司。
此次協議內容圍繞減緩氣候變化、恢復物種多樣性、海洋保護三大主題設立,成員們除了需以行動兌現可持續承諾以外,也會定期開會討論進一步發展的方案。如意集團于2016年收購的法國時裝品牌Maje母公司SMCP也于近日宣布聘請新的可持續發展總監。
相比之下,法國奢侈品牌Lanvin的新東家復星時尚集團在可持續時尚方面行動較為緩慢,不過其持有多數股權的奢侈品內衣品牌Wolford宣布將在2025年前實現其半數產品達到可回收標準,目前品牌已開始銷售可生物降解的內衣。此外,珠寶品牌周大福近日開始運用區塊鏈技術追蹤所售鉆石從開采到制作的全過程。
方興未艾的可持續風潮讓公眾看到了希望,只是環境友好型時尚的未來仍不明朗。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相當寬泛的詞,終極目標究竟是什么?是循環利用還是生產高質量可以使用更久的產品?”Sebastian Boger如是發問。事實上,這個急迫的問題不僅關乎時尚界,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需要人類共同努力找出更多解決方案。對新聞界亦是如此,相較于空談環保議題,記者們更要向自己發問我們每天究竟能為可持續發展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來源:Vogue Business 作者:George Arnett
原創質感面料選邦巨
咨詢即獲免費設計開發方案
18927502276
18927502276
ben.xiong@youranfp.cn